中国计量大学 | 信息门户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普论坛 > 正文

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

来源:admin | 更新时间:2019-04-18 | 点击:


中国计量大学计量博物馆坐落于我校西部教学区,日月湖北岸,求是南楼内。自开馆以来,校园内外掀起了参观热潮,参观者络绎不绝。馆藏的700余件藏品更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今天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件馆藏精品——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自古以来礼器百物制度,无不与度量衡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尺度为重要。它不仅是王朝官府调乐律、测晷景、制冠冕的依据,也是历代官府推行租税制度、民间官私买卖布匹、量布裁衣的常用工具。
▲计量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
计量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长31.3厘米,宽2.15厘米,厚2毫米。材质为青铜,正面分十格,每格为一寸。每格中刻有一只生肖动物;背面两端各有一格刻有生肖动物,中间以珠圈纹装饰。
▲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正面的十二生肖图
▲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背面的珠圈纹装饰
纵观古代历代古尺,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尺古今都有,但其实际长度却不一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文中曰:“邹忌修八尺有余。”如果按今天的尺来计算,邹忌的身长是2.66米还多,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插图
也就是说,古代的尺要短于现代的尺,古尺的长度一直在增长。并且唐以前东晋后魏间增长率非常之快, 与隋唐特别是唐以后的缓慢增长率形成鲜明反差。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秦汉明清时期封建官府所推行的租税制度多征谷物、钱币, 多用斗、秤,与尺度关系较为松疏时, 尺度变动、增益较缓微。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官府所推行的租税制度,多征绢布,多用尺度,与尺度关系较为紧密时,尺度变动较大,增长也较大。再说唐宋时期,封建官府虽也推行租庸调制,征收绢布较多,尺度之用亦较多,与尺度关系较密。
▲花木兰(412年-502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巾帼英雄,代父从军,足见当时政治之动荡。可是,唐宋时期的封建统治政权较安定,长期在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统冶局面下,男耕女织,农桑丰收,百姓殷实,社会经济繁荣,中央统治权力较强,对各级官吏控制较严密,封建统冶秩序较正常, 尺度的变动和增长也就较稳定,较缓微。两汉、明清时代亦是如此。同样是行施征收绢布的庸调制,与魏晋南北朝相比,唐代尺度的变化、增长如此稳定、缓慢,道理也就在此了。
▲《古尺考》是2008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勇年。计量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唐代十二生肖刻花铜尺,刻画精美、保存完好。图案是人们祈求安康、寓意永生象征的十二生肖图。从这把铜尺可以反应出,我国在唐朝时期政治平稳,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并且在科技、艺术、外交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很高成就。

开放时间 8: 30 - 16:30(周一至周五)| TEL:0571-86876589 | 馆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版权所有:中国计量大学逸夫计量博物馆 | 浙ICP备08104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