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普文化盛宴,5月16日晚6点,校第十届(2018)读书节科普文化讲座活动在闻厅二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赵晓光研究员做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主题科普报告。来自机电、经管、质安、理学、材料等学院的4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了报告。讲座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添加临时坐席100多个,图书馆党总支郎杰斌副书记参加了活动。
随着人工智能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发展技术,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图书馆主办的校第十届读书节适时推出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主题科普文化讲座。
赵晓光研究员一出场就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讲座伊始,赵老师对本校师生的热情表达了谢意。讲座中,她以自身丰富的研究经历与案例,为大家讲述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发展。在2个多小时的报告会上,赵老师采用精美的课件,丰富的内容,从大家熟悉的“阿法狗”(AlphaGo)入手,介绍了国内外人工智能的实例和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什么是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技术、各种形态的机器人技术、当前世界先进机器人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技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等,探讨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还不时穿插生动形象的仿生手、猎豹、美国大兵、日本机器人、ABB柔性机械臂等机器人运作的视频讲解,使在场师生大开眼界,赢得阵阵掌声。
互动环节,同学们脑洞大开,踊跃提问,纷纷举手向赵老师请教。赵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并表示我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独特的优势,在智能领域的研究、应用与国际先进国家几乎同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会形成中国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勉励有志于科技事业的学子继续深入智能技术的探索。讲座结束后,还有同学围住赵老师请教职业规划的话题,赵老师结合自身的理解,一一做了详细解答。
本次讲座中,赵老师为在座师生揭开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神秘面纱,不仅让大家广开眼界、增长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同学们的科学探索欲。科普文化讲座作为我校读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邀请专家、学者为我校师生介绍前沿科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助力我校创业创新教育,浓厚校园学习氛围,今后图书馆将继续举办此类讲座,展示科学之美,引领同学们走进科学殿堂。
[人物链接]赵晓光研究员是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委员,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图像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北京市“翱翔计划”合作导师。长期致力于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应用工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