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 | 信息门户

科普论坛

首页 > 科普论坛 > 正文

跳水艺术中的计量知识

逸夫计量博物馆 | 更新时间:2023-11-15 | 点击:

第19届杭州亚运会已圆满落下帷幕

中国最终以共383枚奖牌的成绩名列第一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那么,跳水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是否真的只是看水花大小论英雄呢?

这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计量知识

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在杭州亚运会跳水女子10米台的比赛中,最后出场的的全红婵顶住了压力,拿到了比陈芋汐更高的分数,最终以2.55分的微弱优势逆转夺金,陈芋汐和马来西亚选手潘德莱拉分获银牌和铜牌。




-跳水起源-


跳水(Diving)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它是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跃入水中或是从跳水器械上起跳,在空中完成一定动作姿势,并以特定动作入水的运动。

      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瑞典人在特制的跳台上表演了各种跳水动作。跳水的历史非常久远。从人类掌握游泳技能后,就开始有了简单的跳水活动。1904年,第3届奥运会开始设立了男子高度跳水和男子跳台跳水两个比赛项目。1951年,跳水才成为规则完整的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跳水从1951年第一届亚运会开始,就成为正式的亚运会比赛项目。



-跳水的裁判标准-



跳水竞赛规则规定,比赛项目分为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和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两类。

跳台跳水比赛,男女分别有6个和4个无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以及各有4个有难度系数限制的自选动作,其难度系数总和不得超过7.6。

跳水动作都有自己的号码,以表示动作组别翻腾转体的周数,分别有三位数的跳水动作号码和四位数的跳水动作号码,并且用字母表示空中动作姿势。


                                                            在网络上

                                              我们经常能看到网友评价

                                                 跳水运动员入水的水花

                                        称自己下个饺子的水花都比他们的大

                                        那么为什么一提到跳水大家就会想到水花呢?


-为什么要压水花-

运动员的入水是一种美丽的“溅落”,“压水花”技术几乎是各国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

水花小证明身体协调,垂直性好,而且美观。身姿曼妙的跳水完全是动态的人体艺术。它需要灵巧柔韧的身体素质,精确细腻的平衡能力,清醒敏锐的空间知觉。一个完美的跳水动作包括优雅的起跳、潇洒的腾空和轻捷的入水,这3个环节对于裁判来说具有同等的价值和分量。

70年代以来世界跳水运动开展比较先进的国家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技术,也叫“手翻掌”入水技术。

-跳水中的计量-




undefined

举个例子,从10米跳台入水时,瞬间速度可达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手型组合来适应不同情况。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正对速度的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这就是精巧微妙、“细节决定成败”的“揉水”技术。

根据有关力学原理,专家通过推导并建立楔形固体和理想流体碰撞过程的运动微分方程组,用计算机反复模拟不同角度楔形体与水碰撞过程中的液面高度情况,结果表明:碰撞过程中冲击力大小,以及固体速度的衰减均与楔形体斜升角成反比,而液面溅起高度则与其角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斜升角越小,溅起水花的高度也就越小,“压水花”就越成功。这就论证了平掌撞水技术(斜升角为0°)的优越性。









































END









































水花绽开的一刻

既是奥运健儿决胜的一刻

也是他们台下数十年苦尽甘来的一刻

更是五星红旗傲然于世界的一刻!

资料来源:

[1]新华社:杭州亚运会|跳水综合:全红婵展示完美“水花消失术” 中国跳水再夺两金

[2]百度百科:跳水(水上运动)

[3]百度百科:竞技跳水

[4]澎湃新闻:跳水“压水花”的原理是什么?秘密竟然是手的姿势

[5]澎湃新闻:奥运科普丨跳水运动员时如何压水花的?





开放时间 8: 30 - 16:30(周一至周五)| TEL:0571-86876589 | 馆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版权所有:中国计量大学逸夫计量博物馆 | 浙ICP备08104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