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科普公共服务,经研究制定本制度,请遵照执行。
中国计量大学科普工作制度
2018 年 3 月 19 日
为了更好地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弘扬科学精神,建立科普活动的长效机制,特制定科普工作制度。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着眼计量文化、市场监管文化与大学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普工作陶冶师生、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保障。
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贯穿于科普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文化生活的全方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文化育人功能。科普工作要贴近教育目标、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广大师生,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共担科普责任、共享科普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
3、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体现科普工作的时代特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计量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始终把工作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动力。
4、提升科普工作的创造力。大力增强和提升学校的科普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创造力,产出更多更优秀的科普成果,使学校更好地服务和引领社会文明进步与文化发展。
5、坚持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统一,完善科普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将科普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科学谋划、统筹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1、加强科普工作指导委员会的建设,积极统筹、部署、规划和指导全校大科普工作和科普活动,同时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校党委宣传部。
2、以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计量历史文化知识为宗旨。贯彻积极主动、科学有效的计量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方针,坚持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和公益性的原则。
3、以加强科普网络、科普队伍、科普阵地建设为重点,以行业单位为基础,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营造的良好氛围。
4、制定每年度的计量文化科普教育工作计划,把计量文化科普教育工作列入学校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列入学校的文化建设重点工作,落实专项经费。
5、强化计量文化研究和载体建设,建好计量博物馆,构建计量科普知识教育体系,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校园。
6、依托计量博物馆,组织好参观接待、主题活动、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通过专业课题研究、研讨沙龙、论坛、交流展,举办专题藏品展览、讲座,实施计量文化教育。
7、在省社科联的指导和培训下,促进科普工作规范运作。
8、大力开展捐赠文化建设,丰富计量博物馆的建馆资源和计量文化内涵,研究、展示计量文物、计量史料,传承历史,反映现实。
9、计量文化科普教育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满足计量知识、法律、法规的普及的需要。不断创新计量文化宣传的方式、手段、平台,使其真正发挥科普教育作用。
10、提升科普教育活动场所综合层次,完善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增加项目,定期更新科普宣传内容,增加配备必要的现代传媒设备,提高科普教育的手段。
11、开展大型计量历史文化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科普宣传氛围。每学期开展大型科普活动不少于 1 次,定期进行计量历史文化知识科普讲座,全年不少于 4 次,积极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和市民参与基地科普活动。
12、将互联网变成科普工作的主渠道。不断转变观念,紧盯科技前沿,紧跟社会热点,紧扣公众需求,用信息技术手段,吸引公众“眼球”、提高科普“粘度”,满足现代社会便捷学习、碎片学习、泛在学习的新需求。
13、建好用好科普志愿者和科普专家队伍,积极发挥他们独特作用。抓好科普工作的品牌建设,继续做好行业单位科普交流,推进计量博物馆的机制建设和作用发挥,办好特色计量文化活动。
14、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以“计量与科技”、“计量与民生”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围绕科技热点和前沿问题,举办计量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15、建设好科普工作平台,实现科普工作信息发布与反馈、资源共享与管理、工作沟通与交流的统一集成。使公众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搜索科普资源、预约科普服务、了解科普咨询的一站式服务。
16、规范科普基地、科普活动的业务指导手册,开展以计量文化、计量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对科普工作的全局推动中体现“引导”;规范管理科普场馆,在规范管理中提升效能。
17、建设好讲解员队伍,开展科普讲解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举办科普讲解员大赛,评选出优秀讲解员,展现学校讲解员的良好风貌。
18、搭建科普微博、微信平台。依托数字计量博物馆,进一步整合现有的网络计量文化科普资源,着力打造集权威性、时效性和多样性于一体的科普网站。
19、做好对科普活动和参观交流活动文字资料和视频影音的整理和保存。每年进行梳理,便于检查和统计。
20、建设中国计量大学科普场馆品牌形象识别系统 (UIS)。创意设计和修订展示学校独具个性魅力的馆徽、标准色、吉祥物等各种视听形象,逐步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科普形象识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