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 | 信息门户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自博院长严洪明:当代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变化

更新时间:2022-11-18 | 点击: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五千年来,修编的史书浩如烟海

而在修史之外

博物馆则是记录过去、启发未来的有效方式

如果说书籍是符号

那么博物馆呈现的历史则更为直观

在当代日新月异的社会

如何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角色的作用显得异常重要

图片

2022年11月16日下午14时

我馆联合人文与外语学院

有幸请到严洪明院长

对《当代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变化》这一主题

开展了精彩的讲座

严洪明院长当代博物馆社会角色的变化

图片图片图片

人文与外语学院院长邱高兴

逸夫计量博物馆副馆长虞华君

出席了本次讲座

此外,逸夫计量博物馆讲解团、人外学院学生代表

约50人共同参与聆听了本次讲座

图片

邱高兴院长

图片

虞华君副馆长

图片

严洪明院长针对

“新知新觉,适应新时代要求”

“保护传承,浙江四大文化高峰”

“数字赋能,彰显博物馆新作为”

三个方面对博物馆当今社会角色的变化

作出重要学术探讨

图片

讲座结束以后

在邱高兴院长和虞华君副馆长的陪同下

严洪明院长参观了逸夫计量博物馆

并对博物馆在新时代的发展

提出了宝贵意见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博物馆建设理应奏响文化自信最强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

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下一步,我馆将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

守正创新,勇担使命

着力推进文物研究、转化文化传播工作

提升社会教育策划和创新技术应用能力

让文物活起来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努力推动量博事业高质量发展。

开放时间 8: 30 - 16:30(周一至周五)| TEL:0571-86876589 | 馆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版权所有:中国计量大学逸夫计量博物馆 | 浙ICP备08104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