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2日
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为了向团员们普及消防减灾知识
也为了培养团员们的消防减灾能力
逸夫计量博物馆于5月12日
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2024年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了解了什么是全国防灾减灾日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入消防演练活动的现场
去看看团员们都学习了什么吧
逸夫计量博物馆特别邀请了校保卫处朱永乐老师向团员们科普了消防知识。首先,朱老师为大家分析了近期几起重大火灾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其中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然后,朱老师告诉了大家报火警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学校的火警电话,也是求助电话—8683110;接着,朱老师为团员们介绍了火消火栓、防火门、烟雾报警器、手动报警器和灭火器等消防设备,还向团员们介绍了如何识别安全出口和安全通道的标识。
在消防知识科普之后,朱老师带领团员们熟悉全馆的消防设施点位,并且具体讲解了消火栓的使用方法以及防火门的原理和重要性。不少团员在感叹自己对消防知识还有许多欠缺的同时也感叹着博物馆消防设施设计的十分巧妙,完全不会影响展柜的美观和整洁。
在学习了防灾减灾知识
熟悉了博物馆消防设施之后
团员在老师的带领之下
来到了逸夫图书馆前
在逸夫图书馆前,老师为团员们讲解了常见干粉灭火器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的相关知识以及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多种火灾类型,包括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气体可燃物和电气设备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气体可燃物和电气设备火灾,由于其不导电且灭火后无残留,适用于电气设备和精密仪器等对水敏感的场所。干粉灭火器在灭火过程中可以形成干粉覆盖层,具有抑制火焰的效果,但可能会有较大的灭火残留物。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团员们
立即开展了灭火器实战演练
通过此次消防演练活动
团员们收获了许多实用的消防知识
大家也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灭火器的种类繁多,除了常用的干粉式灭火器外,还有二氧化碳灭火器、清水灭火器、气溶胶灭火器等种类。而他们的原理相同的,那就是抹除火焰燃烧的三大要素:燃料、氧气、温度。
按下灭火器的喷头,在瓶体压力的作用下,原本在瓶内分装的两种药剂从喷嘴混合喷出。在化学作用下板结,覆盖在火焰表面,实现氧气的隔绝,从而破坏燃烧的条件。
第一步:“提”
提起灭火器之后上下颠倒摇晃使干粉松动。
第二步:“拔”
拔掉保险销。
第三步:“对”
对准火焰根部。
第四步:“喷”
往下按压阀,对准火焰喷射。
第一步:取出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灭火器放置在地上,将喷头向下倾斜45°放置。
第二步:将二氧化碳灭火器压把处的保险销拔去。
第三步:一手托瓶底一手握住压把,站在火源上风处。
第四步:将喷口对准火源根部,按下压把。
1.在使用之前要检查灭火器压力阀。正常情况下,指针应指在绿色区域,红色区域代表压力不足,黄色代表压力过高。
2.手提干粉灭火器必须竖立使用。
3.保险销拔掉后,喷管口禁止对人,以防伤害。
4.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喷头的末端不要对准自己手臂,并且禁止操作人员裸手抓握喇叭喷筒外壁,防止冻伤。
5.灭火时,操作者必须处于上风向操作。
6.注意控制灭火点的有效距离和使用时间。
生命之轻,渺渺于一瞬
生命之重,巍然于天地
多学一分防灾减灾知识
我们就多能一份生命保障
让我们共同关注防震减灾
并结合计量知识筑起安全屏障
更好地保护珍贵的生命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干粉灭火器
百度百科:二氧化碳灭火器
光明网:如何科学使用灭火器
日历网: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
开放时间 8: 30 - 16:30(周一至周五)| TEL:0571-86876589 | 馆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版权所有:中国计量大学逸夫计量博物馆 | 浙ICP备081048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