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大学 | 信息门户

媒体关注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计量学院筹建计量博物馆

计量博物馆 | 来源:admin | 更新时间:2015-11-04 | 点击:

《计量资讯速递》消息 5月11日上午,中国计量学院计量博物馆文本大纲校内专家论证会在明德楼A213会议室召开,葛洪良、夏哲雷、孙坚、金尚忠、徐时清、陈永良、邱高兴、李东升等校内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计量博物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冯时林主持。

博物馆筹建办刘秀丽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博物馆筹建情况,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兰婷教授演示和介绍了博物馆建设文本大纲。在听取汇报后,与会专家了解了博物馆筹建工作进展情况,并对文本大纲作出充分肯定,畅谈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

校友总会常务副会长、计量博物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冯时林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说,自2013年6月启动计量博物馆筹备工作以来,已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筹建办和基建处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了1400平方米的展馆扩建工程,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友好人士的支持下,已初步收集各类藏品600余件。尤其是兰婷院长放弃休息时间完成了计量博物馆近20万字的文本大纲,翻阅了大量资料,形成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文本大纲,为计量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支持保障作用。根据专家们提出的意见的建议,冯时林指出,在筹建工作中,首先要明确界定计量博物馆的定位,目标是建计量史馆还是计量博物馆,建博物馆必须要2-3件镇馆之宝;其次是计量的理念,必须反映计量工作的准确性、统一性、法制性,计量应用的领域很广,小到家庭计量,大到航天航空、物联网、云计算,学校的博物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三是计量博物馆一定要反映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文本大纲中许多生动的场景结合的很好,能够作为计量文化的传承,给人以学习和启迪;四是注重计量历史人物的作用,对现代的如王大珩等现代计量史的奠基人不能遗忘,要多一些现代计量的内容;五是计量博物馆建设要循序发展,既可以作为大学生的科技实践基地,也能作为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筹建小组要按照专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文本大纲,在此基础上召开校外专家的论证会。

冯时林强调,博物馆是大学的重要学术资源,应利用自身特点,积极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通过开放式、全方位、专业化的展陈,使大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书本,而是延伸到更广的领域中去;高校博物馆是现代教育体系和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机构,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好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他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能够关心、支持、帮助学校计量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共同建设好计量博物馆。

开放时间 8: 30 - 16:30(周一至周五)| TEL:0571-86876589 | 馆址: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学源街258号

版权所有:中国计量大学逸夫计量博物馆 | 浙ICP备08104805号